top of page
Search

带着妈妈去旅行

  • Eric Zhang
  • Jul 13, 2019
  • 4 min read

Updated: Nov 21, 2021

长大后第一次跟妈出行,我已记不清是哪年哪月或是去什么地方。估计是高二或高三的一个夏天,在国内某热门景点消暑度假。仿佛从那以后,每隔一两年都会有一次和妈出游的机会。从零九年我赴美上大学算起,直至新冠前夕,十几年来,我们绕地球差不多走了一圈:西欧法意奥,北欧挪威丹麦芬兰,东欧巴尔地海三国与俄罗斯,再加北非突尼斯摩洛哥,南美秘鲁智利,东南亚泰国……真正是游遍了世界。国内也没少玩:云南的昆明、大理、丽江,湖南的凤凰、张家界,还有重庆、成都、贵阳……这些线路主要以吃为主:我跟我妈都爱吃辣,湘西的香辣、巴蜀的麻辣、云贵的酸辣,美景配美食美酒,走哪吃哪,此乐何极。


历经十几年磨合,我跟妈也成老“驴友”了。出行习惯、个人喜好,各自心里都有底。玩伴其实不好找,更不好当。朋友同学出行,一程下来能愉快相处就已十分难得。怕的就是众口难调又互不体谅,几天下来那友谊小船就有时刻倾覆之危。我跟妈也经历了一段磨合期,而这种磨合并不是一蹴而就。每次出行我都对自己、对母亲、对我们两代人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不可调和的差异,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带着妈妈去旅行,是我了解自我、了解人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。


我妈每次出门都带着一颗童稚般的好奇心。尤其是对历史古迹,哪怕是一堵墙、一块石、一墩木桩,只要背后有故事,她就要刨根问底。


“为什么这块石头是光滑的,那块是粗糙的?”


“这堵墙砌成这样,有什么用途?”


“这座雕像是谁啊?”


遇到不懂的,她会查资料、做功课,不厌其烦地问导游、问当地人、问我。倘若答案不尽人意,或道理不通,她便会把看到的用相机拍下来,等回家之后慢慢研究,直到满意为止。


我妈也喜欢照相。风景、人物,街边光怪陆离的招牌,码头杂耍的艺人,博物馆里的稀世珍宝,餐桌上从餐前小食到餐后甜点,她一定要一网打尽。


而我却不常照相。脸书已许久没发帖,Instagram早已荒废,微信朋友圈从没用过,所以照了相好像也没太大用场。本人长相平平,而且抬头纹与日俱增,更无拍照自怜的冲动。偶尔遇到惊世骇俗之景,拍下一两张以兹留念,仅此而已。


一日在挪威奥斯陆一石板小巷,恰逢雨后,眼前所见有曲径通幽之妙。我妈定要与此巷合影留恋,可我走了一天的路,又渴又累,一心只想找个小酒吧坐下浅酌一杯,这张照片我便照得敷衍了事,没有喊“一二三”,更无论取景调焦,仅仅是手起手落而已。妈看到我如此消极,也没说什么,似嗔似笑地数落了我两句而已。


晚饭时我说,妈,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爱照相。


妈说,你当然不明白。你这么年轻,将来有的是机会故地重游。而我这辈子,这就是最后一次看这些石头木头了。我也老了,现在不多照点像,以后就不好看了。


我听后默然。


从那天以后,我妈照相我再也没有半点怨言,有时甚至会主动找最佳拍摄地点、角度、采光。我开始注意构图和意境,每张照片都要照到我满意了为止。


妈说,我照相的水平进步了。


我都快三十的人了,可每次跟妈出来玩,我都像个小孩一样,说话嘻嘻哈哈,没点正经,时不时把正的说成反的,黑的说成白的,拿老妈子寻开心。


“护照带好了没?”——“没带!”


“走的方向对吗?”——“不对!”


“这是什么教堂?”——“圣心大教堂!”去过巴黎后,我把所有教堂都叫圣心大教堂。自己不关心,就懒得查证了。


我妈也把我当个小孩一样。我都快三十的人了,还怕我吃饭噎着、喝水呛着。


“吃不吃水果?”——“不吃……”


“还是吃一点吧?”——“真的不吃……”


“吃水果对身体好。”——“真的不想吃……”


“那我吃了哦?”——“你吃就好……”


“你真的不吃?”——“……”


这种缺乏营养的问答多了,直接的后果就是我对妈的每一种关心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拒绝。


“不渴,不喝水。”


“瓶子不重,我自己拿。”


“不饿,不吃。”


“要不要去厕所我自己还不知道吗……”


智利圣地亚哥,恐怕是离家最远的地方了。我父母居于广州,从那里打个地洞一直挖,估计就能钻到圣地亚哥市中心。可走在这遥远异乡那陌生的街道上,我突然意识到,我仿佛至今还会在下意识间逃避着什么。或许这是每个成年人都要经历的挣扎,挣扎在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恐惧之间。无论我多大年纪,在爸妈面前总会有孩童般的叛逆。可一旦远离家的港湾,则又迫不及待想找回孩童时的那份归属感和安全感。


妈妈老了。


我商学院毕业之际,爸妈送给我一套我儿时的老照片和他们记录我成长的点滴。老照片里,我妈是那么年轻——在我刚出生不久的照片里,她就是我现在的年纪。


看那照片里的我,步履蹒跚地跟在妈的后面,生怕走慢了,跟丢了。妈回头看着我,好像在说,别急,我不会走远的。


今年暑假,在秘鲁马丘比丘海拔三千多米的古城里,我回头看着脚步渐缓、跟着我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的妈,心里想,别急,我也不会走远的。


明年,明年的明年,我还要带着妈妈去旅行。

Recent Posts

See All
日本行:从语言看文化

去年圣诞假在日本玩了两周,今年初又在东京更新美国工作签证,顺便再玩一圈。两趟加起来,在日本住了近一个月。我之前已去过几次日本,所以这两趟旅程特地安排了一些游客不多的山间古村和海边小镇。去日本的小城镇有两大困难:一是交通,铁道巴士接驳不易,但这不难解决,只要租车就行。虽然是右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2019 by Eric Jincai Zhang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