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鼓浪屿/厦大之行

  • Eric Zhang
  • Sep 8, 2019
  • 4 min read

Updated: Mar 28, 2020

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知悉鼓浪屿的名字。印象中仿佛是某篇小学课文,某文人游历鼓浪屿如何如何。可上网找了半天也不见任何小学课本收录鼓浪屿游记的迹象。反复思索,终不得其解,只能作罢。虽不知这最初的记忆从何而来,可我脑海里臆造出对鼓浪屿的印象却离奇地清晰:厦门漫长的海岸线对岸不远处有一座小岛,怪石嶙峋,惊涛拍岸;岛岸或有石洞几处,状如象鼻、飞翼,每有大浪打来,必发声如鼓,大小嘈杂不绝,故游人谓之“鼓浪屿”。鼓浪之名,乍听上去总有一种音律的动感,如同小孩手中摇摆的拨浪鼓,这应该是我对鼓浪屿最直白的想象。


多年之后,终于有机会来鼓浪屿一游。从厦门邮轮码头乘船渡海,二十分钟后便到鼓浪屿西北角的内厝澳码头。鼓浪屿不大,从北到南步行半小时可尽之,但也比我想象中的“小岛”要大了许多。在渡轮上眺望,岛上一篇葱郁,起伏的树林间嵌着红色的欧式屋顶,像是一顶绿地红宝石皇冠静置于蔚蓝的天鹅绒上。全岛无旱路与厦门相接,鼓浪屿又如海上一座碧绿的城堡,城中最高处一块大石如王座般凸起(日光岩),石上有一小路可登顶俯瞰,景色绝美。鼓浪屿比我儿时的想象更美,但有一点大有出入——思前想后,我实在不知鼓浪之名从何而来。恐怕要夜深人静、游人兴尽散去之时,方能听到浪涌鼓鸣,拨浪鼓摇摆起来“哗啦啦”之声。


倏忽间船已抵港,游人鱼贯而下。不出所料,鼓浪屿已经完全“游客化”。走街串巷,所见无非手信小吃咖啡之铺,所嗅总归烧烤馅饼花茶之气。偶入清幽窄小之巷,才喜见墙头青苔蔓生,枝叶从墙顶如覆水泄出。夏蝉素鸣,草虫争喧,夕阳斜下,暑气初散。抬头瞥见院内三层洋楼上法式木窗紧闭,铁栅内杂草丛生,这才仿佛步入时间机器,重回民国年间岛上的青石板路。可转过巷口,只见头上又挂着“台湾黑猪热狗”、“长沙臭豆腐”等招牌,前街又是踵接肩摩,不禁叹惋。但话说回来,我眼前那如织游人,又何不希望芸生如我者快快从这岛上消失呢!


绕岛一周,走街串巷,又饱食一顿海鲜,不知觉就已消磨了几个小时。漫步到通宵运营的三丘田码头,坐上摆渡客轮,只要五分钟就能回到离鼓浪屿更近的轮渡码头。隔海回望,夜色下的鼓浪屿比来时更显可爱,一扫近观时的嘈杂与庸俗,让人恨不得再买一张船票,又重回岛上慢酌两杯。鼓浪屿的远观与近玩,差别竟如此之大!


-----


傍晚来到厦大,拜访前在网上已获悉入校之难:想要正大光明地以游客身份访校,必先提前三天网上预约,而且名额有限,放号数分钟内就会被抢订一空。


在校门口徘徊再三,琢磨如何混进学校。头个念头是趁人多时一涌而上,杀他个措手不及。正准备实施此妙计之时,只见面前已有一队人马准备一起趁乱而入,可那保安只道是火眼金睛,先把大队伍一并拦下,再一一检查各人证件。一番口舌后,已有几人败下阵来,垂头丧气地掉头回程。我仔细一想,这样不行,我当天不巧穿了件鲜绿而有显眼logo的衣服,要是被保安识破,岂不整晚都别想混进厦大?


踯躅之间,灵感忽然而来:我当天一人出游,随身带了本书来解闷,何不把书放在显眼位置,假作学生模样,大摇大摆地坦荡走进大门?思前索后觉得此计妙极,于是便把书正握于身前,再把耳机戴上,让保安不便上前讯问。挺胸抬头,目不斜视,若有所思般向大门正中迈去。要是被保安拦下,我当时连托词都已想好:我要去图书馆会个经济系的朋友。所幸保安连正眼都没看我,估计是我装得太像,而长相年纪跟厦大学生也无所出入。跨过校门的一瞬间,我心里哪一个喜字了得!


入校后我并无目的,只是沿着校园小道漫步。国内大学感觉比美国大学更有生活气息:学校不仅是平日上课的地方,更是师生及后勤生活、休闲之处。厦大中心有一方浅池,傍晚薄暮未散,白日炎热的暑气还未全退,只见师生、家属、游客三三两两,在柳荫下闲语、踱步,别是一番闲适。沿湖前行数百米便到了学生宿舍和食堂。正值开伙的钟点,食堂必然是热闹非凡。我也凑热闹进去晃荡了一圈——厦大伙食开得不错,估计为了照顾来自大江南北的学生,食堂里从北方面食到四川串串到江南特色排骨小笼包一应俱全。不过食堂要有学生卡才能买饭,我只好又厚着脸皮拜托旁边陌生的同学帮我也打一份饭,我再凑个整数用微信转账给他。


饭饱只是其一,还得酒足才行。幸好食堂旁边就是小卖部,卖大罐装的哈啤。我二话不说买了两听冰镇的,掀开拉环,光是那“刺啦”一声,暑热就消解了一半。再闷两大口下肚,顿时神清气爽,原地满血复活。定下神来继续迈步向前,不一会就到了网上热传的“芙蓉隧道”,其实是一条数公里长的穿山公路,两旁半圆的墙壁上被学生们用涂鸦覆盖,从公路山洞入口延绵而入不见尽头。学生们涂鸦得很“文明”,各自只占三米左右的空间,从设计到着色都用尽心思,也不覆盖别人先前的作品。涂鸦大多是各级各系毕业留念,自然是豪言壮语、悲欢离合,让人欣赏之际也难免怀念起自己的大学生涯,一帮狐朋狗友现在又是如何天各一方。能成网红景点,估计也是因为它引起了大家心中的共鸣吧。


在厦大一圈走完,夜幕早已降临。校园中零星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匆忙地向某处赶去,又有一群挂着胸卡的高中生在一起说笑——估计是慕名而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。我望了一眼他们的背影,不经意想起自己求学的时光,然后径直走出了校门。

Recent Posts

See All
日本行:从语言看文化

去年圣诞假在日本玩了两周,今年初又在东京更新美国工作签证,顺便再玩一圈。两趟加起来,在日本住了近一个月。我之前已去过几次日本,所以这两趟旅程特地安排了一些游客不多的山间古村和海边小镇。去日本的小城镇有两大困难:一是交通,铁道巴士接驳不易,但这不难解决,只要租车就行。虽然是右...

 
 
 

Hozzászólások


©2019 by Eric Jincai Zhang

bottom of page